樂善堂營運88伙過渡屋兩年蝕200萬 光房接近收支平衡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11/01 00:00

最後更新: 2019/11/01 16:07

分享:

分享:

樂善堂總幹事劉愛詩稱,營運過渡屋項目有意義,值得推展。(梁偉榮攝)

兩年前開始營運過渡性房屋的慈善團體樂善堂,已提供88伙社會房屋,然而扣除租金收入後,至今仍需倒貼營運費逾200萬元,盼獲政府加碼資助,涵蓋基層福利服務。

不過社企「要有光」則認為,倘申領政府資助興建過渡屋,日後營運或受限制,例如不能彈性收租,影響靈活性,未來會繼續向商界籌集營運經費,盼取民間支持。

政府50億過渡屋資助 明年第二季推

政府未來3年目標提供1萬伙過渡性房屋,明年第二季推出50億元資助計劃,資助非政府機構(NGO)興建或改裝過渡屋,但不包括日常運作、保養及社會服務開支等。

樂善堂前年底營運過渡屋以來,至今提供88個單位,未來會推出更多項目。總幹事劉愛詩稱,截至今年3月底透過營運過渡屋,平均累積租金收入316.8萬元,然而,項目營運支出更大,期內需補貼約200萬元推動項目。

劉解釋,過渡屋翻新及裝修費,每伙平均約7萬元;另又要向居民提供社區服務,如兒童課後託管、醫療及膳食援助等,也佔總營運開支2成,盼當局未來就社福服務提供資助,又透露至今有8戶家庭已獲房署編配公屋,相信推展過渡屋有助減家庭悲劇。

「要有光」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余偉業稱,正在營運的「光屋」已大致收支平衡,營運費來自商界及私人參與。(資料圖片)

要有光:盼商界出力參與項目

不過,社企「要有光」對於政府的龐大資助則反應較冷淡。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余偉業解釋,正營運的「光房」及深井光屋項目,以往未曾取過政府資助,但位處港九多區的「光房」,已大致收支平衡,營運費來自商界及私人參與。

余認為,倘申領政府的過渡屋建築費資助,日後光房釐定租金水平或被限制,失去靈活性,未能按個別租戶的財政狀況訂租;除由政府主導過渡屋計劃外,他也希望吸納更多民間力量參與建設社會房屋,跟官方資助項目互補不足。

記者:吳卓峰